首页 / 成果中心
科研成果发布会及学术研讨会
成果登记时间:
成果登记号:
完成单位:
研究开始及结束时间: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其他
咨询
详细信息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 新技术
转让范围 允许出口 课题立项名称
所处阶段 初期阶段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课题来源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
官方链接 http://www.sdysyjy.com/info.aspx?ai_id=1063
研发单位信息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始创于1954年,初称山东省戏曲研究室,1985年10月变更为山东省艺术研究所,2014年3月更名建院。2015年11月11日,省人社厅正式下发文件,确定我院由一般文化事业单位变更为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专利情况
应用前景
详细介绍

科研成果发布会及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7-05-05 栏目:成果展示 点击: 1589 次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举行科研成果发布会及学术研讨会

 

会议现场

        4月18日上午,值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更名建院”三周年之际,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科研成果发布会及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文化科技与法规处处长张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文化部科技司原司长、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我院特聘研究员于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张振涛、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高启光,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孙立生,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山东省京剧院院长郑少华,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冯庆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单承彬,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陈艳如,临沂市文广新局局长曹首娟,淄博市文广新局调研员王鹏,济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申华荣,聊城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曲保东,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山东中演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帅及社会各界人士近百人出席该项活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副院长张鹏举、孙海翔,院科研成果项目主要创作人员及全体职工,省内重点高校及部分地区图书馆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院院长张积强主持。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

文化部科技司原司长、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我院特聘研究员于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张振涛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

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高启光

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孙立生

我院院长张积强主持

        会上,我院酝酿三年、精心打造的科研成果——山东省文化厅“大师引进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儒学与艺术学论丛》与“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寻百年之声 传文化之脉——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重点课题项目拯救濒危剧种蛤蟆嗡成果集》同时发布。

《儒学与艺术学论丛》——梳理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拓展艺术研究的新思路

        《儒学与艺术学论丛》作为山东省文化厅“大师引进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自2013年底启动以来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孔子研究院时提出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随后,山东省提出要整合儒学研究力量,着力打造世界儒学研究学术高地。作为山东省文化系统唯一的艺术研究机构,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儒学与艺术学的研究课题,为儒学和艺术学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在这一领域,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优势明显,不仅专业艺术研究基础雄厚,同时又处于儒学发源的核心地区,在收集、整理和深入发掘孔子及儒家思想、深化重大课题研究等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现实条件。

        本着遵循艺术科研规律,有效发挥“大师引进工程”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我院研究专长的宗旨,我院提出编著《儒学与艺术学论丛》。丛书集学术性、资料性与普及性为一体,集中呈现儒学与艺术各学科的密切关系和深远影响。该丛书共分五个专题,分别围绕儒学与艺术、儒学与音乐、儒学与戏剧、儒学与曲艺、儒学与舞蹈专题展开,整套丛书约100万字,图片近200余幅。作者队伍有中青年学者17人,以我院科研骨干为主体,部分整合省内高等院校学者。

        以孔孟学说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凭借其丰富的历史感、文化感和道德感,自先秦之后,成为我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并在发展中逐步居于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地位。儒家思想中的礼、乐、仁、和、中庸等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文学艺术的审美追求。在此背景下,与儒学密切互动的过程已成为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当前,学术界对儒学和艺术学分别进行独立研究的成果颇多,但关于儒学与艺术互动、儒学对艺术各门类的影响、儒学对当代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都较为薄弱。艺术研究不能无视儒学思想的影响,儒学研究也不能或缺艺术研究的内容。梳理儒学与艺术的关系,整理、阐释儒学对艺术的推衍,对于艺术和儒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主编、我院院长张积强介绍,该科研成果既有作为丛书的鲜明共性,又不乏每个专题的独特风格。《儒学与艺术》从历史性和结构性的视角重点梳理了儒家的艺术功能观、艺术创作观、艺术审美观,附录选编了历代儒家论艺资料。《儒学与音乐》分为上下编,纵向比较儒学与音乐的历史渊源,兴起和形成;横向比较中特别突出了传统音乐本体与儒学本体的密切关联。《儒学与戏剧》从儒学与中国戏剧的生发机制、创作主体、内容呈现、艺术特征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学与中国戏剧的影响与互动。《儒学与曲艺》从曲艺的演变历程、创作主体、作品内容、艺术手段、传承方式和演出习俗六个方面,阐述了儒学对曲艺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儒学与舞蹈》从古代舞蹈中的儒家思想,儒学影响下的汉族民间舞蹈,儒学对近现代舞蹈、舞剧的创作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儒家文化辐射圈影响下的少数民族舞蹈,儒学对舞蹈教育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儒学对舞蹈的重要影响。由于学术性高,理论积淀深厚,该丛书此前还入围了2015年我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研究阐发类儒学重大基础研究工程项目。

    《儒学与艺术学论丛》力争系统呈现我国儒学对艺术主要门类的重要影响,探讨儒学与艺术间的密切互动,在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和工作部署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国儒学与艺术学理论的结合性研究,为当代文艺理论和创作提供学术支持,也为当代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不仅对于深刻把握中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发展史都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当代文艺理论和创作提供学术支持,对当代艺术创作和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参考意义。

        下一步,我院还将对这一领域进行纵深研究,开展诸如儒学与绘画造型艺术等研究工作,将儒学与艺术学作为我院长期坚持的重点科研项目。

《寻百年之声 传文化之脉——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重点课题项目拯救濒危剧种蛤蟆嗡成果集》——不忘初心,坚持对山东地方濒危剧种进行抢救、保护和研究

        作为从最初的山东省戏曲研究室一路发展到今天的单位,戏曲研究始终是我院的立足之本和优势学科。从先秦“俳优”、汉代“百戏”、到唐代“参军戏”,从宋元杂剧、南戏到明清传奇,从京剧的诞生到花部地方戏的繁荣,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戏曲已经历经千年的历史积淀。而山东作为戏曲大省,更是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这些剧种产生于民间,扎根于群众生活,承载着具有浓重地域色彩的民间文化精华,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已经濒临灭绝,聊城冠县的蛤蟆嗡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小戏。2016年初,我院决定将蛤蟆嗡的抢救性恢复纳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的框架之中,这是继2014年与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联合实施“拯救濒危剧种——大弦子戏”项目之后,我院启动的第二个濒危地方戏曲剧种抢救性工程,而之前在菏泽大弦子戏项目中探索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再次被付诸实践。所谓的“三位一体”即:排演一出蛤蟆嗡剧目《武训舍情》、拍摄一部蛤蟆嗡文化纪录片《难割舍的蛤蟆嗡》、出版一部剧种理论成果集《山东濒危地方戏曲剧种——蛤蟆嗡研究》。

        作为蛤蟆嗡“三位一体”抢救性保护工作的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成果,《山东濒危地方戏曲剧种——蛤蟆嗡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仅对蛤蟆嗡的源流、代际传承、音乐表演文化特征、剧目创作的流变与开拓、新发展等剧种本体进行了研究,而且还将蛤蟆嗡放到大文化背景下进行了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加入了鲜明的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内容涉及“蛤蟆嗡与冠县社会变迁研究”、“蛤蟆嗡的生态环境与美学形态”等。这一理论成果,可以说是目前蛤蟆嗡剧种研究的集大成者。

        此外,该成果集还包括大型蛤蟆嗡戏曲《武训舍情》和文化记录片《难割舍的蛤蟆嗡》。前者是以冠县历史文化名人武训为主人公,以其行乞终生、兴办义学的传奇故事为题材,打造的蛤蟆嗡历史上的首部大戏。该剧由我院导演、作曲、舞美、灯光设计等专业人员与冠县当地人员联合组成主创团队,驻扎剧团三个多月,不遗余力,通力合作,不断克服困难,迎来剧目的精彩亮相。《武训舍情》先后于2016年6月20日在聊城首演,之后在8月14日登陆山东省会大剧院,在山东省戏曲界、学术界及广大戏迷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春节期间,《武训舍情》又作为我省保护濒危剧种的重要代表,亮相山东2017元宵戏曲晚会,将蛤蟆嗡带上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文化记录片《难割舍的蛤蟆嗡》是一部全面反映蛤蟆嗡艺术魅力和剧种发源地冠县地域文化特色的纪录片。作为蛤蟆嗡项目“三位一体”科研成果重要组成部分,该纪录片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解说精彩、艺术性强,同时通过反映真实演员和百姓的生活,以小见大,折射出蛤蟆嗡的历史根源和保护传承过程,动真情、接地气,体现出对历史、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担当意识。2016年12月31日,《难割舍的蛤蟆嗡》曾在山东电视台播出。

        在国家和省政府大力推行振兴戏曲政策的大背景下,这一成果集的出版可以说是适逢其时,不仅为蛤蟆嗡“三位一体”抢救性保护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我院实施的“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更是为山东的地方戏苑增添了一朵娇艳的奇葩。

        研讨会上,张积强院长向出席会议的**、学者说明了以上两个科研成果的详细情况,并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更名建院”三周年以来的科研与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介绍。两个科研项目的团队代表也分别发言。随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向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管理学院图书馆及省内部分地区图书馆赠送了科研成果集。

与会**对我院“更名建院”三周年以来的各项工作和科研成果提出了赞誉。

**发言汇总

 

王安奎:儒学对各门类有着深刻的影响,需要认真的研究和梳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儒学与艺术学论丛》和《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拯救濒危剧种蛤蟆嗡项目》意义重大,成果喜人,体现了省艺术研究院攻坚啃难、勇于担当、当仁不让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在拯救濒危地方戏曲剧种方面,先是菏泽的大弦子戏、继而是聊城的蛤蟆嗡,在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日趋减少的形式下,山东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于平: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结缘,回归专业研究领域,肯定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后集成时代”的艺术科研工作中准确定位,巩固多元职能,敢于承担文化使命,呼吁文化行政部门肯定和支持艺术科研单位的多元智能定位。针对儒学与乐舞研究提出“不忘初心”、“与时俱进”、“重视当下”的意见和建议。

张振涛: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儒学与艺术学》项目,从本质上是扎根山东的本土文化,立足传统,找准了研究点,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吴文科:高度肯定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三年来取得的科研成绩和成功经验,由衷赞赏其文化担当,并强调当前艺术创作空心化现象严重,急需扎实的艺术科研成果支撑,指出“学术是天下之公器”,科研单位要正面时代命题,深入阐发传统文化,激扬当代艺术。

高启光: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充分调动了全部的科研力量,取得了三年八百多万字的理论成果,取得的成绩令人震撼。三年来,研究院立意高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艺术上的提升和飞跃;充分整合各级院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理论成果和剧目创作硕果累累。 

 

 

 

        研讨会最后,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表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自“更名建院”以来,关注现实需求,服务文化建设,辛勤耕耘,精益求精,科研实力日新月异,在精品创作、剧种传承、非遗保护、理论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为我省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山东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儒学与艺术学论丛》与“蛤蟆嗡理论成果集”是省艺术研究院的创新性探索,为我省的艺术研究和濒危地方戏曲剧种保护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样本模式,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实现了艺术科研和艺术创作人员的使命担当。

集体合影

当前,文化工作正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节点,面对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历史使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撑,更加需要广大文化艺术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已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宏观政策的鼎力支持,也为研究院提供了进一步壮大的难得机遇。希望省艺术研究院以此次成果发布会为契机,继续推动省艺术研究院快速发展。要把握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的,丰富研究内容,多出学术精品,扩大社会影响力,探索发展新模式。希望研究院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开门办院”的理念,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广泛交流合作文化科研项目,使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美好篇章。

声明: 转载请保留链接: 科研成果发布会及学术研讨会 http://www.sdysyjy.com/info.aspx?ai_id=1063

机构名称: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所属行业:研究机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

联系方式

联系人 : 谢先生
手   机 : 15306845124
固   话 : 0531-69957293
传   真 : 0531-69957293
地   址 :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北路27-2号
值班QQ 在线留言